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国势 【第033章】 北方战争(8)

国防军在远东动手的消息,成为德国方面认知中的头等大事。

“阁下,中国人终于趁火打劫来了。”鲁登道夫将情报递给兴登堡,然后笑道,“托洛茨基这个白痴居然还拒绝我们的停战条件。”

“中国人的进展如何?”

“很好,非常好,赤塔、伯力已经落入中国人之手,中国国防军正源源不断地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兵,我估计,他们下一个目标会是符拉迪沃斯托克(海参崴),然后把整条西伯利亚铁路封闭起来。”鲁登道夫补充了一句说,“中亚方向,据悉中国人也出动了数万的骑兵部队,目前情况如何,还没有确切的消息。”

兴登堡笑了:“中国人倒真会挑时机,俄国远东的力量已经为了东线抽调一空,他们这个时候发难,纯粹是趁虚而入,我们又给中国人帮了一个忙。”

“情况确实如此,不过,既然布尔什维克如此对付谈判,我觉得中国人的行动也给我们帮了大忙。起码,俄国现在不但得不到来自英法的援助,而且中国方向的物资供应也断绝了,我们应该发动进攻,逼迫俄罗斯人认输,然后将全部兵力集中到西线,彻底结束这场战争。”

两人协商了一下部队调动的事情,突然间,副官进来,送上了一份紧急电报。

鲁登道夫原本是笑容满面,但看了电报之后,眉头紧皱,说道:“阁下,我们可能有很大的麻烦。”

“怎么?”兴登堡好奇地接过电报,看后也是半晌无语。

电报上的内容很简单,一艘名叫“凯德”的美国商船,昨天傍晚时分被德国的潜艇击沉,船上除了一部分英国人外,大部分都是美国人。

“立即电告国内,按照‘卢西塔尼亚号’事件的处理方式,立即和美国沟通,无论如何要让美国继续保持中立。”

卢西塔尼亚号是美国船籍的大西洋邮船,定点往返于美国与英国之间。一战开始后,卢西塔尼亚号继续从事客运业务,以方便美国和英国的战时交流。当然,这些交流中除了人员以外,还包括英国方面急需的物资——除了军火之外,其余战略物资均有运载。

显而易见,这是违反中立法的行为,所以卢西塔尼亚号不挂任何旗帜,船名也被遮盖掉了。这艘战时被称“大西洋快犬”的新式商船,其速度可以摆脱所有的德国潜艇追击,所以从理论上来说,这是极为安全的。尽管1915年5月1日,德国大使馆在美国报纸上登出声明,称任何乘坐悬挂英国旗帜的商船的美国旅客,其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。但卢西塔尼亚号的乘客并不把这消息放在心上。卢西塔尼亚号有足够的速度,可以逃脱德国潜艇的袭击。于是,满载着1959名乘客(大部分是美国人)和船员,卢西塔尼亚号从美国纽约出发了。

5月7日,卢西塔尼亚号航行到了爱尔兰外海。在那里遭遇到了大雾。威廉.特纳船长命令把速度减慢到18节。到了11点30分,大雾逐渐消散。正在附近游弋的u20号潜艇发现了卢西塔尼亚号,虽然无法判别船舶的国籍,但由于英国队德国执行封锁,而卢西塔尼亚号又在往英国的航线上,显而易见是英国船。下午2:12分,第一枚鱼雷从舰桥下面击中了她的船身。紧接着,第二枚鱼雷击中了煤舱。弥漫的煤炭粉尘引起了猛烈的爆炸。船上的旅客在惊慌失措中拥上了救生艇甲板。秩序极为混乱,而且因为煤舱爆炸炸开了一个大口子,船身急速倾斜,只有右舷的救生艇可以使用。 20分钟后,卢西塔尼亚号带着她的1195名乘客和船员(许多还没来得及跑出船舱)沉入了大海。

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在大西洋两岸引起了极度的震惊。美国和英国纷纷指责这是一场残酷的谋杀,德国的报纸则声称卢西塔尼亚号是一艘军火船,否则不会这么快沉没。美国国内“立刻对德国宣战”的呼吁声嚣日上。德国迫于舆论压力,同时因为需要稳住美国人,不但承诺不再攻击美国船,而且还付出了巨额的赔偿金。

由于当时的欧战形势是德国处于完全的上风,美国政府判断形势后,决定接受德国方面的处理结果。事隔2年之后,德国人再一次地击沉了美国船,鲁登道夫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的危险。

此时,在美国国内,威尔逊总统也在等待着一个契机。

欧战从爆发到现在,已经快3年了,除了美国人赚得盆满钵满外,欧洲各国均已经筋疲力尽。本来,美国人还打算再坐山观虎斗一段时间,彻底让两大集团把血流干,但俄国的革命打断了这个一厢情愿的愿望。

威尔逊为代表的美国政府发现,一旦俄德单独媾和之后,德国将面临三方面的好处。第一,德国原本用于东线的百万大军将被解救出来,可以部署到西线,对英法形成压倒性优势;第二,德国从俄国割去领土和最重要的工业资源,有利于强化德国的资源获取能力并且足以改变战略平衡;第三,德国和俄国媾和后,从中国通往德国的物资输送线就被打通了,德国可以从中国源源不断地获取战略物资,实现战争的长期化,立于不败之地,而中国虽然不是同盟国成员,但素来对德国关系密切。

一旦德国获得这3方面的优势,将极大地改变战略平衡并可能影响欧战走向。在战争期间,美国虽然保持着中立,同时也并不拒绝向德国提供物资,但由于制海权为英国所控制,事实上只有协约国集团才能从美国买到东西。在商品交易中,美国人赚到了大钱,而且还让英法负下了巨额债务。假如英法崩溃,这些利益便收不回来了,因此,从美国的利益来说,上上之选是欧战继续保持平衡,如果非要找出一个胜利者,那么只能是英法。现在,英法面临着危险,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,美国决定赤膊上阵了。

在内阁讨论的会议上,威尔逊总统已经确定了一条原则,利用一切机会对德宣战,所剩余的,无非是一个借口罢了。现在,德国人把这么好的借口送上门来,简直就是太及时了。

当然,宣战在技术上还需要准备,因此,正式消息还没有公布。

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觉得,无论如何要尽快结束对俄战争。面对俄国不肯低头的局面,鲁登道夫抓住机会,发起了全面进攻。原本已经千疮百孔的俄军防线,再次被德国人撕得粉碎。

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,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的紧急会议。会上,列宁的主张又被以6:7的票数否决。随后,中央又连夜开会,由于在远东面临中国的压力,经过激烈的争论,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,会议结果以7票赞成、5票反对、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。布尔什维克政府连夜通知德国方面,同意签约。

但是,德国已经掌握了中国在远东动手的牵制性优势,战场上又处于有利地位,绝不会主动停止进攻,反而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。除了前面已经提及的条件外,还要俄国割让三分之二以上乌克兰和外高加索地区,另外追加30亿马克的赔款。

面对德国的新要求,布尔什维克又召开有15名委员参加的紧急会议。会议中,大多数委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主张。列宁只得提出,如果这种空谈继续下去,他就要辞职,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。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,斯大林也未发生动摇。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意见,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,他的态度发生变化。在他的影响下,出现了4票弃权。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、4票弃权、4票反对获得通过。4月24日,苏俄政府重新派出谈判代表团与德国进行谈判。3天后,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。按照合约,苏俄割让13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,赔款90亿马克,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。

俄国不仅丧失了7000万居民,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3%,铁矿石的79%,62%的工业以及38%的铁路。此外,条约还规定,苏维埃政府必须复员现有军队,包括刚刚组建的红军部队。海军应该驶进俄国的港口,在那里停泊到缔结普遍的和约或立即解除武装。

但是,奇怪的是,很多秘密资料都显示是布尔什维克政府主动要求复员军队的,因为,很多人都认为旧军队不可靠,为了防止旧军队作乱,干脆一并复员了事。至于新组建的部队,则应该完全信奉布尔什维克主义。

消息传回了远东,这个时候,一个人物到了东京,他就是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。